![]() |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 发文机关: 中国自然资源报 |
分享到:
|
4月3日,为促进跨专业融合,全方位提升干部综合业务水平,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举办第三期学术沙龙。本期学术沙龙邀请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博士以“推动人工智能的浪潮绽放人工智能的价值”为题授课,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前沿领域,展望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前景,并围绕人工智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参会人员展开交流。
刘铁岩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的三大前沿领域:大语言模型、科学智能和具身智能,它们共同构成了知识飞轮,通过相互促进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智能的发展。在大语言模型方面,随着预训练大模型的发展进入平台期,业界开始探索后训练,关注基于强化学习的推理和智能体。在科学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在微观分子科学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距离在多尺度问题上系统性地颠覆科学仿真、科学实验还有一定差距。在具身智能方面,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应关注如何面向工业场景开发能够创造生产力的机器人。
刘铁岩表示,人工智能研究分为基础理论、模型算法和产业应用三个层次,当前研发精力主要集中在模型算法层,而对基础理论和产业应用重视不足。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有待完善,产业应用尚未在关键领域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应当在这两端发力,寻求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探索下一代模型构架以及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和开发框架;在产业应用方面,深刻理解行业痛点,量身打造全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工具和系统。刘铁岩认为,人工智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项目,推进产学研结合。
自然资源部综合司、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地理信息管理司、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信息中心等机关司局单位有关同志现场参加沙龙,部系统其他同志近600人在线上参加沙龙。(首席记者 王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