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42820072-4/2024-25387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省地质局 成文日期:2024-03-12 11:22
  • 标       题: 海南省地质局2024年工作计划
  • 文       号:发布日期: 2024-03-12 11:22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有效有效

2024年是建国75周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攻坚之年,是全局深化改革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支撑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为目标,以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补短板、强弱项,高水平组织实施地质项目,推动海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目标:贯彻落实省委冯飞书记批示精神,全力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海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原则是:坚持使命导向,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定位,以全力支撑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使命,积极担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分析总结短板不足瓶颈难题,改变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破困局开新篇坚持品牌导向,提高项目质量和竞争力,精心打造一批覆盖资源、环境、生态、灾害四大领域的地质技术服务示范样板成果铸就“海南地质”品牌坚持需求导向,以国家战略所需、政府管理所需、社会发展所需、群众生活所需为导向,不断提升项目成果转化应用为价值导向,将项目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创新导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进科研理论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

(一)更加有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决不能游离于主责主业工作之外就党务抓党务,自成体系、虚耗空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抓好宣传文化、意识形态、统战、群团、老干、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督,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层层传导压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让干部队伍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二)更富成效做好重点地质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胸怀“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两条主线,做好18个重点地质项目,服务六大方向。一是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昌江-乐东铁金资源基地调查,要力争新增资源量:金资源量不少于40吨、铁矿石不少于5000万吨。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锆、铪资源情况国情调查,要力争新增资源量:铪矿物量不少于1000吨、锆英石矿物量不少于20万吨。二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质资源环境调查及编图,服务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建设。开展琼东南地热资源调查,研究地热形成机理,服务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开展湿地(红树林)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海南重要矿集区环境地质调查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参与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工程”,支撑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开展重点岸段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是服务产业发展。开展海南岛耕地地表基质地球化学质量调查研究,开展海南岛耕地富硒、富锗土地及富硒、富锗农产品分布特征调查,成立富硒产业研究院,建设耕地地表基质和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空间数据库,服务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开展海南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监测,编制海南岛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建立海南岛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四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联合省资规厅、测绘局推进“实景三维•透明海南”建设,将1210幅重点图件矢量化、20万钻孔标准化,为建立海南省统一的标准地层层序,构建海南省三维地质模型,建设海南省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应用奠定基础。开展海口市主城区地面沉降实地核查,逐步建立全岛地面沉降监测系统。五是服务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开展儋州、万宁、定安、昌江、五指山等市县的村庄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做好台风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和应急救援,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免遭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底线。做好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地质安全性评价。

(三)更高水平加强项目组织实施管理,为高质量发展铸就品牌

切实落实《海南省地质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项目组织管理的意见》,全面准确回答“项目四问”,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推进地质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改革创新。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多元拓展项目来源渠道。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从财政专项、现有资料开发研究、公益性工作、各类科研项目以及自身发展需求等多维度着手,改变只做财政项目现状。二是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及时全面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地质问题和核心技术的攻关,提升装备条件保障能力,尽量减少外协业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项目质量的动态监督管理。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直厅局、市县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外省地勘单位以及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合作共赢格局。三是强化项目评价,打造“海南地质”品牌。加强项目评审,要覆盖项目可研报告、方案(设计)、野外工作总结验收、成果报告验收等各重要环节。重大项目要邀请行业相关主管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业链企业及国内知名学者、权威专家等,从科学性、创造性、前瞻性、可行性、应用前景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对项目成果创新、推广应用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判,凝炼标致性成果,进一步提升海南地质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对外影响力。四是强化项目成果转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项目成果的归纳总结,拓展科技链、创新链,突出项目成果创新,多出高水平论文、专利、科技奖励、行业标准规范等科技创新成果。加强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主动与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对接交流,重点省财政地质项目要及时形成项目综合性成果与应用报告上报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孵化、投资和股权、联合开发或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高地质工作的贡献度

更大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大力提升科研水平。一是强化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项目事前谋划研究和事后归纳总结。把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相结合,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二是构建“星空地海井”一体化探测观测监测体系。运用遥感、航拍、船载、地面、井中等技术手段,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多维度、多尺度、高精度、全疆域、全方位、全天候的综合探测观测监测能力。要开展地质遗迹、地质灾害、地下水、海岸带地质环境等方面的智能监测应用场景建设,力争取得突破。三是积极参与新型探测观测监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依据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地质特点和过往工作经验,瞄准岛礁综合立体监测、海洋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方向,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在装备研发方面的合作。

(五)更严要求加强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贯彻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全会提出的提升三种能力、锻造九种作风、开展五大行动、健全七项机制等目标要求,结合地质工作特点和全局队伍现状,细化落实方案,进一步深化开展“改进作风、提升能力,争当优秀干部”活动。要持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种能力”。要进一步锻造忠诚担当、心系群众、敢闯敢干、求真务实、马上就办、严谨细致、勤勉敬业、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九种作风”。要改进站位不高的作风,提升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修德砺能,争当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要改进庸庸碌碌的作风,提升理论武装和专业素养,履职尽责,争当本领高强的优秀干部。要改进上推下卸的作风,提升敬业精神和落实能力,担当作为,争当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要改进消极懈怠的作风,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抓实干,争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改进人情当道的作风,提升自我净化和革新能力,崇廉拒腐,争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完善培养锻炼机制、比学赶超机制、减负增效机制、工作闭环机制、督考帮一体机制、激励鞭策机制、容纠并举机“七项机制”。通过开展工作量价值转化等改革创新“赛马”行动、海南地质科创中心建设等“揭榜挂帅”攻坚行动、整治违规转包分包等项目管理突破行动、成矿理论研究等科研科创攀峰行动、营收利润分组考核等产值创收比武行动等“五大行动”,发现培养提拔使用一批优秀干部,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过硬、保障有力的地质队伍。

(六)更深层次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持续深化八大制度机制创新成果,推进实施落地见效,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一是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坚持全局一盘棋,根据局属各单位业务和干部职工专业能力,统筹调配人才资源,打破单位之间壁垒,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二是畅通职称职级晋升通道,助推人才成长。深化职称评聘改革,高级职称聘任实行“能上能下制度,破除职称聘任“终身制”,努力为人才提供更优越、更公平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三是推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大绩效增量。局经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同意,研究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不受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我们要大力推广实施,用双手创造财富。四是推广实施实物工作量价值转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要大力推广实施工作量价值转化考核办法,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多做少不一样,以岗位创造的业绩价值作为绩效分配的标准,工作量转化结算后,谁干谁得多劳多。五是深化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薪酬分配机制。把单位经济效益与领导班子任职、干部职工收入紧密挂钩,开展产值创收比武行动,内部差异化分配绩效,拉开绩效差距,鼓励多劳多得。

(七)更快步伐加强基本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补齐短板

长期以来,我们聚焦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资产资源,同时也遗留了一些短板和问题,亟需加强基本建设。一是做好补短板的项目。当前海南地质事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还没有标准化地质资料馆和实物地质资料库,地球科普博览方面还是空白,“海勘1号”报废后没有专业海洋地质调查船。我们今年要启动岩心库一期建设项目,丰富拓展科普展览,多措并举购置海洋地质调查船。二是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调研,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联合搭建股权多元化钻探平台企业,购置装备,培养人才,锻炼队伍,打造人才雄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的平台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巡视、审计反馈的没有钻探队伍、违规分包外包等问题。三是盘活存量资源。通过项目策划包装,发展矿业产业、地质文化、文旅产业,发挥“地质+”产业集群效应,盘活全岛6处基地存量资产,拉动有效投资

(八)更加坚定“引进来、走出去”,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地质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按照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聚焦前沿、突出特色、走向国际的定位,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围绕自贸港发展大局,基于科技链、创新链的维度,紧抓海洋地质、生态地质两个切入点,加快推进海南地质科技文化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公益板块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矿物品矿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地质三馆项目、全球矿物岩石晶体标本鉴定和矿业权交易中心、海洋地质测试中心、院士工作站、全国地质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争取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其他省市地质单位、油气勘探开采企业等合作,引进国内外地矿头部企业进驻,汇聚国内外地质科研人才,打造“地质硅谷”,成为地质领域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和主要抓手。充分发挥近年来在非洲、南美探矿开矿经验,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内相关单位、企业稳妥推进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九)更高标准提升内部管理,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坚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不能有丝毫放松懈怠思想,“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落实法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万无一失。二是不折不扣抓好审计整改。按进度按要求推进6项任务完成整改,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机关处室要加强对局属单位的监督指导,各单位要严格执行落实有关制度。四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宣讲退休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稳定工作,营造和谐氛围。五是筑牢国家安全和保密防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国家安全和保密宣传教育,深刻领悟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全员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六是做好精神文明和法治建设。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地质文化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并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积极学法普法尊法用法,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地质局  中文域名:海南省地质局.公益

主办:海南省地质局办公室  协办:海南省地质资料院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27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336号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海南省地质局办公室 技术支持:开普云

琼ICP备05000041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336号